中国文化的意味,就是在自己内心里放烟花
2019-10-17 13:46:0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我们说一说茶。

茶是中国不可或缺的饮品。也有很多人都人为茶是中国的文化。但是我一个东北人,对茶实际上很多年前是没有这么多的文化的,不了解它是个文化。

我们以前喝的是“猴王”牌花茶,很粗糙,喝了好多年。比如现在我喝普洱,回头想那个“猴王”牌花茶,我觉得真是让人受不了的一种人生体验。那么现在喝普洱,越喝越好,为什么它好喝呢?我也给大家描述一下:

普洱有两种——生普和熟普,所谓生普就是用晒青毛茶为原料,先制成紧压茶饼,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,经过自然——没有人工干预的自然陈化,三、五年后,把茶叶本身那些苦涩感去掉,却产生了一种清香、一种甘甜,也就是我们说的回甘。熟普,也是用晒青毛茶为原料,这都是一样的,但它用了一种高温高湿下的渥堆发酵技术,经过长时间的存放以后,它会产生一种陈味,陈味有很多,有枣香的陈味——大枣一样的香味,还有香樟树的那种陈味,还有麦香的那种陈味。

总的来说,像普洱这种比较高级的茶——我个人认为比较高级的茶,它为什么能代表中国文化呢?这个茶饮下去以后,犹如在自己的喉咙里“噗”放了一朵朵的烟花。这是我对茶的体验。这种体验是怎么来的呢?实际上都是我们对茶多酚这种元素的加工,无论是生普、熟普,但是我们中国人有不想直接体验到茶多酚是什么东西,就进行各种直接、间接的加工,然后让这些东西打了几个弯、转了几个圈,释放出来,这就是我们带着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活体验。

实际上除了茶以外,还有一种典型的带着中国文化生活体验体验的是酒,我们知道俄罗斯人、日本人,包括朝鲜半岛的人,他们也都喝酒。但是,我喝过俄罗斯的酒,喝过日本的清酒,包括喝过朝鲜半岛的酒,我觉得他们酒的主要体验是接近酒精这种东西的原味。而我们中国的酒,就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,尤其是中国最好的酒,它一定是把酒精——包括原材料的味道,都进行了重新的加工,打了几个圈、转了几个弯,然后产生了一种在喉咙里放烟花的体验。比如我们喝茅台酒,本来我们饮的是液体,但是酒入喉的时候我们是先感到一股热流,然后马上从喉咙下面会反出一种香味,实际上是茅台酒的一种香味。这就是我说的在喉咙里放烟花,这种体验是——据我所知在其他国家的酒里很少能得到的。

中国有很多酒——好酒,比如酱香型的、清香型的、浓香型的酒,实际上说到一点,都是对酒精进行了打了几个圈、转了几个弯的这种加工,让饮者有自我的体验。这种体验在于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自觉,在于不可名状的一种好感,在自己的喉咙里放烟花。

说到这我给大家讲一首诗。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官员叫叶存仁,是一个清官——当了三十多年的清官,老了,要回家了,同事来送他。相送的酒席从下午喝到晚上,他一直想回去,但是同事不让走。送他的船也没到。一直到月亮挂上柳梢头的时候,一叶扁舟来了——送他的小船来了。结果他发现那艘船上有很多的礼物——同事们送的礼物。同事们说,叶大人您要走了,我们得送您,但是您这些年做了这么多好事,我们给您带了些礼物,但是这些礼物又怕别人知道,所以说你就趁着夜色带着礼物走吧。叶存仁觉得这不符合一个标准中国知识分子的这种精神、这种心境。然后就说,我不能收你们的礼物,心意我领了。然后他写了一首诗,送给他的同事:月白风清夜半时,扁舟相送故迟迟。感君情重还君赠,不畏人知畏己知。意思是:你们送我这么多好东西,我也感激你们对我的好,但是正因为你们对我这么好,我才要把你们送我的东西还给你们,我觉得做人,并不是怕别人知道什么,而是怕自己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好人、不是一个好官。

我觉得这种文化的意味,和之前说的的酒、茶是相似的,他实际上也是在我们这种标准的、传统的知识分子的心里,噗,放了个烟花。

2019年4月2日,为《司马平邦说》节目作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